NB-IoT智能锁NB-IoT的网络架构
日期:2018-11-13 14:21:03 / 人气:1064
NB-IoT的诞生打破了物联网通讯协议的格局,是对目前现有设备接入技术很好的补充。 NB-IoT智能锁通过基站持续和服务器互传数据,用户可以实时获取锁的任何状态信息。那么NB-IoT是怎么实现的呢?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NB-IoT的网络架构。
窄带物联网(NB-IoT)的引入,对 LTE/EPC 网络带来了很大的改进要求。传统LTE/EPC网络的设计,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宽带移动互联网的需求,即为用户提供高带宽、高响应速度的上网体验。然而,与宽带移动互联网相比较,NB-IoT具有显著的差别:终端数量众多、终端节能要求高、以收发小数据包为主且数据包可能是非 IP格式的。
现有LTE/EPC流程,对NB-IoT终端而言,发送单位数量的数据,终端能耗和网络信令开销太高。一方面,为了发送或接收很少字节的数据,终端从空闲态进入连接态,所消耗的网络信令开销远远大于数据载荷本身大小;另一方面,基于LTE/EPC的复杂的信令流程,对终端的能耗也带来很大开销。
为了适应NB-IoT终端的接入需求,3GPP对网络整体架构和流程进行了增强,提出了控制面优化传输方案和用户面优化传输方案。控制面优化传输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面信令来实现IP数据或非IP数据在NB-IoT终端和网络间的传输。遵循该方案,UE可以在请求RRC连接的过程中,在无线信令承载SRB中携带NAS数据包,在NAS数据包中携带IP数据或非IP数据,达到利用控制面来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目的。用户面优化传输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引入RRC连接挂起和恢复流程,在终端进入空闲态后,基站和网络仍然存储终端的重要上下文信息,以便通过恢复流程快速重建无线连接和核心网连接,降低了网络信令的交互。
特别地,在EPC网络侧,针对非IP数据的传输,基于控制面优化传输方案,3GPP提出了两种模式的非IP数据传输方案。一种是利用服务能力开放单元(SCEF),在移动性管理实体(MME)和能力开放单元(SCEF)间建立T6连接来实现非IP数据的传输;另一种是升级P-GW使其支持非IP 数据传输,基于现有SGi 接口通过隧道来实现非IP数据的传输。
作者:admin
新闻资讯 News
- 高通推出下一代物联网专用调制解...12-28
- 天基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12-28
-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物...12-17
- 中国移动消防行业NB-IoT业务推...12-13
- 汇径科技将亮相IOTE 2019苏州...12-11
- NB-IoT智能锁生态合作论坛12-11
案例展示 Case
- NB-IoT智能门锁(型号H2)11-22
- NB-IoT智能门锁(型号H8)08-14
- NB-IoT智能门锁(型号H9)08-14
- NB-IoT智能门锁(型号H3)08-14
- NB-IoT智能门锁(型号H5)08-14